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
魏了翁〔宋代〕
远钟入枕雪初晴,衾铁棱棱梦不成。
起傍梅花读周易,一窗明月四檐声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又是一个冰雪凝冻的冬夜,天新晴,雪在融,远处的钟声遥遥地送入耳中;又冷又硬的被子棱角四起,冷得难以入梦。
索性披衣起床,伴着窗台上的寒梅研读《易经》。明月高悬,只听得四周房檐上一片轻脆的滴水声。
注释
衾:被子。衾铁:指被子又冷又硬像铁块一样。
棱棱:形容被子棱角四起,不贴身。
《周易》:又名《易》、《易经》,是儒家重要经典。
檐(yan沿):房檐。
简析
《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前两句点明夜晚寒冷的气候,诗人的被褥冰冷坚硬,难以入眠,反映出其生活的贫困;后两句说诗人起身,伴着寒梅和高悬明月,研读《周易》,只听见屋檐水声滴落,写出夜晚的静谧与幽邃。这首诗绘出一幅静谧、清寂的冬夜读书图,虽条件艰苦,但幸得有书籍相伴,漫漫长夜才不至于难捱。
魏了翁
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 1233篇诗文 14条名句
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
苏轼〔宋代〕
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。
卷地风来忽吹散,望湖楼下水如天。
放生鱼鳖逐人来,无主荷花到处开。
水枕能令山俯仰,风船解与月裴回。
乌菱白芡不论钱,乱系青菰裹绿盘。
忽忆尝新会灵观,滞留江海得加餐。
献花游女木兰桡,细雨斜风湿翠翘。
无限芳洲生杜若,吴儿不识楚辞招。
未成小隐聊中隐,可得长闲胜暂闲。
我本无家更安往,故乡无此好湖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