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周公安民

《说苑》〔两汉〕

  周武王克殷,召邵公而曰:“殷之士众,奈何治之?”邵公对曰:“有罪者杀之,无罪者活之。”武王曰:“不可。”邵公出,周公入。武王曰:“为之奈何?”周公曰:“使各居其宅,田其田,无更旧新,唯仁是亲。”武王曰:“善哉!”乃从周公之言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周武王攻下了商朝,召见邵公,问他:“商朝的士人和百姓,怎么处置他们?”邵公回答说:“把有罪的杀掉,无罪的使他活着。”武王说:“不行。”邵公出去后,周公觐见。武王问;“你认为该怎么办?”周公说:“让他们各自居住自己的家里,耕作自己的田,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,只亲近仁义的人。”武王说:“对啊!”于是听从了周公的话。

注释
克: 攻下。
殷:殷朝,即商朝。
周公:即姬旦,周武王的弟弟。
更: 改变。
亲:亲近。
善: 对。
乃:于是,就。
从: 听从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此文以周武王灭商后治理殷民为背景,通过对比邵公、周公的治国策略,展现了周公“仁政安民”的治国智慧,他主张保留旧制、以德化人,强调安定民心胜于严刑峻法。全篇以简洁对话展现人物主张,武王否定邵公之酷、采纳周公之仁,凸显其“以仁为本”的政治理念,为后世治国者提供了“怀柔安民”的经典范例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一字千金

司马迁 司马迁〔两汉〕

  当是时,魏有信陵君,楚有春申君,赵有平原君,齐有孟尝君,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。吕不韦以秦之彊,羞不如,亦招致士,厚遇之,至食客三千人。是时诸侯多辩士,如荀卿之徒,著书布天下。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,集论以为八览、六论、十二纪,二十馀万言。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,号曰吕氏春秋。布咸阳市门,悬千金其上,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。《史记》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白马篇

曹植 曹植〔两汉〕

白马饰金羁,连翩西北驰。
借问谁家子,幽并游侠儿。
少小去乡邑,扬声沙漠垂。
宿昔秉良弓,楛矢何参差。
控弦破左的,右发摧月支。
仰手接飞猱,俯身散马蹄。
狡捷过猴猿,勇剽若豹螭。
边城多警急,虏骑数迁移。(虏骑 一作:胡骑)
羽檄从北来,厉马登高堤。
长驱蹈匈奴,左顾凌鲜卑。
弃身锋刃端,性命安可怀?
父母且不顾,何言子与妻!
名编壮士籍,不得中顾私。(名编 一作:名在)
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!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战国策·雍氏之役

刘向 刘向〔两汉〕

  雍氏之役,韩征甲与粟于周。周君患之,告苏代。苏代曰:“何患焉?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,又能为君得高都。”周君大悦曰:“子苟能,寡人请以国听。”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:“公不闻楚计乎?昭应谓楚王曰:‘韩氏罢于兵,仓廪空,无以守城,吾收之以饥,不过一月必拔之。”今围雍氏五月不能拔,是楚病也。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,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,此告楚病也。昭应闻此,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,雍氏必拔。”公中曰:“善。然吾使者已行矣。”代曰:“公何不以高都与周。”公中怒曰:“吾无征甲与粟于周,亦已多矣。何为与高都?”代曰:“与之高都,则周必折而入于韩,秦闻之必大怒,而焚周之节,不通其使,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,何不与也?”公中曰:“善。”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,楚卒不拔雍氏而去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