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俞家水军驻守在东海之上,如倚天之剑,气势雄伟;剑气所指,倭寇受制,胜券在握。
岛头云消雾散,正是作战良机,战船上的旗帜上下翻飞,水师已作好战斗准备。
舰队所发射的炮火震天动地,摇乱了海面倒映的银河,胜利的凯歌和正义之气压向了倭寇的巢穴。
在夕阳的余晖里,战船徐徐归来,此次大获全胜,是运用了精妙奇特的战阵,和战士们的勇武。
注释
舟师:水军。
“倚剑”:倚天之剑的省称,古人想象中靠在天边的长剑,宋玉《大言赋》:“方地为车,圆天为盖,长剑耿耿倚天外。”这里代指俞家水军。
“扶桑”:语出《南史·东夷传》:“
明嘉靖朝后期,倭寇(日本海盗)频频侵袭中国东南沿海,俞大猷与戚继光率兵进击,屡建战功。俞大猷所率军队被称为“俞家军”。此诗写水军练兵演习情景,是作者为胜利的抗倭水师而作。
参考资料:完善
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海上战斗开始,军队严阵以待,中间四句具体描绘了惊心动魄的作战场面,最后两句写战斗结束后凯旋归来的情景。全诗运用想象、夸张等艺术手法,表现了作者雪耻报仇、保国安民的政治理想,抒发胜利的欢乐。
首联写水军雄伟气势,说明明水军胜券在握:“倚剑东冥势独雄,扶桑今在指挥中。”“倚剑”句实写,俞家水军驻守在东海之上,如倚天之剑,气势特别雄伟,这是前因。“扶桑”句虚写,剑气所指,扶桑受制,胜券在握,这是结果,其充满必胜的信心和自豪之情。
颔联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,烘托战前气氛:“岛头云雾须臾尽,天外旌旗上下翀。”云消雾散,正是作战的好时机;战船陈列,旌
孤阴则不生,独阳则不长,故天地配以阴阳;男以女为室,女以男为家,故人生偶以夫妇。
阴阳和而后雨泽降,夫妇和而后家道成。
夫谓妻曰拙荆,又曰内子;妻称夫曰藁砧,又曰良人。
贺人娶妻,曰荣偕伉俪;留物与妻,曰归遗细君。
受室即是娶妻,纳宠谓人娶妾。正妻谓之嫡,众妾谓之庶。
称人妻曰尊夫人,称人妾曰如夫人。
结发系是初婚,续弦乃是再娶。
妇人重婚曰再醮,男子无偶曰鳏居。
如鼓瑟琴,夫妻好合之谓;琴瑟不调,夫妇反目之词。
牝鸡司晨,比妇人之主事;河东狮吼,讥男子之畏妻。
杀妻求将,吴起何其忍心;蒸藜出妻,曾子善全孝道。
张敞为妻画眉,媚态可哂;董氏为夫封发,贞节堪夸。
冀郤缺夫妻,相敬如宾;陈仲子夫妇,灌园食力。
不弃糟糠,宋弘回光武之语;举案齐眉,梁鸿配孟光之贤。
苏蕙织回文,乐昌分破镜,是夫妇之生离;张瞻炊臼梦,庄子鼓盆歌,是夫妇之死别。
鲍宣之妻,提瓮出汲,雅得顺从之道;齐御之妻,窥御激夫,可称内助之贤。
可怪者买臣之妻,因贫求去,不思覆水难收;可丑者相如之妻,夤夜私奔,但识丝桐有意。
要知身修而后家齐,夫义自然妇顺。